西华大学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411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6个证书和1个西华——校友杨刚与学校的不解之缘!

[复制链接]

127

主题

127

帖子

597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积分
597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6-6-7 13:00:12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“ 《成都商报》客户端5月12日登载了“他20多年拿到4所学校的6张证书,结果现在都叫西华大学!”一文,报道我校校友杨刚先后6次在学校学习的经历和与母校结缘的故事。今天,西西为你讲述他和西华大学的不解之缘!网上有个段子:某学生本科读的是重庆大学,硕士读的是浙江大学,博士读的是北京大学,结果毕业证上统统盖的是校长林建华的章。找工作时,面试官调侃说:“造假也要专业一点嘛,你就不能多刻几个章?”(注:5年间,林建华分别在这3所高校任校长)。
不过,今天西西要讲的是一个真实故事。杨刚1983年大学毕业,为了工作需要,此后几十年里在不同的学校参加过干部培训、夜校学习,还回大学母校拿到一个工程硕士学位。巧合的是,这些学校最后或更名、或合并、或并入,最后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西华大学。

每上一个台阶,都和母校有联系
1979年,杨刚考入成都农业机械学院,那一年他才15岁,身高只有1.5米,是班上最小的“小不点”。杨刚大学毕业那年,他还不满20岁,但身高长到了1.68米,学校也在那一年更名,他拿到了印有“四川工业学院”字样的毕业证和学位证。“学校改名刚好是在7月份,我们那一届毕业生直到10月才收到学校邮寄的证书。”杨刚回忆。
1996年,工作出色的杨刚受企业委派,到四川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参加脱产培训,取得两个证书。而四川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于2008年整体并入西华大学。
此后,1997年,杨刚就从分厂厂长升为所在企业副厂长兼总工程师,“我在工作上每上一个台阶,几乎都跟在母校的学习有关系”。

缘分剪不断,当完学生当老师杨刚是个爱学习的人,1997年,他又参加了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“夜大”实用英语专业的学习。那时杨刚孩子都四五岁了,他仍然坚持每周4个晚上、每晚2个小时去夜大。2000年,他拿到了毕业证。拿到夜大毕业证后,杨刚没有满足,“我一直想读硕士,刚好母校开始招在职硕士。”2000年,四川工业学院开始招收在职研究生,杨刚立即报名参加入学考试并顺利通过。
而在2003年,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了西华大学,所以杨刚毕业时拿到了西华大学的硕士学位。
更巧的是,杨刚所在的公司跟西华大学有“产学研”相关合作。2014年,西华大学正式聘请杨刚为“校外导师”,定期为学生授课。杨刚与西华大学的缘分还在继续。

六个证书,见证学校发展历史回顾杨刚校友三十多年的学习经历,他先后在成都农业机械学院(四川工业学院)、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、四川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(四川省经济管理学院)和西华大学学习,取得了四个不同校名(期间涉及六个校名)的六个证书,而现在这些学校拥有同一个名字——西华大学,于是有了杨刚校友“六个证书、六个校名、一个西华”这样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。
这其中,既有基于母校情缘的选择,也有纯属巧合的机缘,难得的是,对于同一个人,在其孜孜求学路上,恰巧亲身经历了母校发展历史沿革中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更名,以及多个重要时间节点,的确值得记忆和回味。杨刚校友谈起自己的经历,不禁笑言:“西华校友中除了我,恐怕难找第二个人有这样的经历!衷心祝愿西华大学越办越好!”
如今,杨刚校友的“六个证书”已收录学校档案馆“实物档案”类,伴随着“六个证书、六个校名、一个西华”的故事,静静地展示着西华大学发展的轨迹,成为西华大学发展的重要历史凭证之一。
编辑:孟鑫
编审:张雪萍
内容来源:西华大学新闻网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Comsenz Inc.  

GMT+8, 2025-5-11 00:51 , Processed in 1.977000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 Template By 【未来科技】【 www.veikei.com 】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